分类 随写随意 下的文章

floppy.png

作者:纯银 [http://blog.163.com/firecacada/]
日期:2009-04-05

1、好像很多人说过我偏执。

在网站部内部,对这个概念还有另一种说法,叫“思想不开放”。意思是不容易接受别人的见解。持此观点者众,包括只和我吃过一顿饭,餐间只作闲谈,此外从未打过交道的人,也有此说辞。

我对此其实是颇感好奇的。是否接受别人的观点,取决于本人对“是-非”的判断。假定在业务讨论中,我正确的时候居多,那么产生分歧时,自然会提出较多反对意见,这算不算偏执?

假定我错误的时候居多,那么自然有大量的失败案例来证明别人对,我错。事实如铁钉嘛。我很乐意讨论并反省这些“失败案例”,但似乎在我身上找到的失败案例,并不比在别人身上找到的更多。独我占偏执之名。

下一个判断的两面法则往往是很可笑的。某人多次提到我“过早地,轻率地下结论”,我不评价这句话。但和我只有一顿饭交往的人直指我偏执,这个事情也从他的口中说出来,这时便绝口不提“轻率”二字,反而变成了我偏执的铁证。

当你准备做一件事情的时候,应该“先人后事”,即先考虑合适的人,再去做合适的事情。而当你判断一件事情的时候,应该“先事后人”,即先判断这个事情本身,再去考虑操作者的因素。但这种处事方式,在我所处的环境里,却是恰恰相反的。即喊着“事在人为”的口号去开始这件事情,或者在对既定事件下判断的时候,把给某个人打的标签放在前置性的位置。

回到最初的主题上来,到底什么叫偏执?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floppy.png

作者:孔二狗 [http://blog.sina.com.cn/kong2gou]
日期:2011-11-04

此人正是位列我市四大嫖客之首的嫖客老高,绰号007!

可能有人会问:当年的嫖客之王不是孙大伟孙大胖子吗?没错,当年的嫖客之王的确是孙大伟,可是孙大伟由于年龄的增长使得体力下降,已经无法支撑每日多嫖了,虽然以往声誉甚隆,但现在的确难复当年之勇。不客气的说,现在孙大伟在我市的嫖客界,已经是10名开外了,已经out了。这就好像是AC米兰的后卫马尔蒂尼,30岁时身体素质无人能及,防守凶狠卡位准确,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后卫,可是毕竟岁月不饶人。马尔蒂尼40岁时还在踢,虽然防守更加老道,可是身体素质确实不如当年,尽管还是世界足坛的优秀后卫,可再也不是世界第一后卫了。孙大伟的境遇,大抵如此,心有余而力不足了。

话题扯远了,还是说回我市的第一嫖客嫖客老高。我市嫖客界的四大天王各自有各自的牛逼往事,由于篇幅所限,就不一一介绍了,但毫无疑问,老高的故事,是最动听的。自从嫖客老高横空出世之后,一枝独秀,令所有嫖客望尘莫及。

曾经有人说过,如果哪天嫖客老高精尽人亡死在了床上,那么他出殡那天,一定会得到市区里所有老鸨、鸡头、小姐的送葬,甚至郊县的老鸨闻讯赶来掩面长泣,也是很有可能的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下载(MP3)

[01 Main Title (Game of Thrones) [Season 3].mp3]
[02 A Lannister Always Pays His Debts.mp3]
[03 Dracarys.mp3]
[04 I Paid the Iron Price.mp3]
[05 Chaos Is a Ladder.mp3]
[06 Dark Wings, Dark Words.mp3]
[07 You Know Nothing.mp3]
[08 Wall of Ice.mp3]
[09 Kingslayer.mp3]
[10 I Have To Go North.mp3]
[11 White Walkers.mp3]
[12 It''s Always Summer Under the Sea.mp3]
[13 Reek.mp3]
[14 The Bear and the Maiden Fair.mp3]
[15 The Night Is Dark.mp3]
[16 The Lannisters Send Their Regards.mp3]
[17 Heir To Winterfell.mp3]
[18 Mhysa.mp3]
[19 For the Realm.mp3]

floppy.png

作者:纯银 [http://blog.163.com/firecacada/]
日期:2012-06-13

周报是什么呢,它是一个管理上的怪胎。

几乎2年前,我写了篇文章《周报的逻辑》,据说还被某广州IT公司内部群发。回头来看,正如我对自己博客的长期总结:1/3是蠢话,1/3是废话,只有1/3还值得一看。

时隔22个月,我打算重新谈一谈周报这个话题。

首先,周报起源于管理者对下属的不了解,不信任。因为不知道你最近在做什么,接下来准备做什么,所以要给我一份汇报。又因为对你不是很信得过,所以用“每周一期”这样的高频度向我汇报。

了解和信任在职场中,其实是极为稀罕之物。别不开心,这是实话。上司每天站在身后盯着你工作吗?他在每台电脑里安装了监控软件吗?那他怎么知道你的工作进展——既然他不是跟梢或者黑客。

懂得跟上司主动沟通的人不多,即便有,也会被同事鄙夷为“马屁精”。大多数人都坦然地等着上司找自己来问话,你想想情景是不是很傻……XX,你最近的任务进展如何了?定期重复的问题会让两边都觉得厌烦,挨个问过来更是浪费时间。若把这环节放在周会上,不仅流程又臭又长,说不定又有点被公审的不快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floppy.png

作者:纯银 [http://blog.163.com/firecacada/]
日期:2010-08-14

摘自一封内部邮件,公开也无妨。

最近新同事加入很多,按照我的要求,入职半年内需要发送周报给我,半年后自己选择是否仍需发送。这里有个看起来很愚蠢的问题。

为什么要发周报?

行业内可能大部分的人都认为,周报就是流水账,是主管显示权力的手段。最后还就真把它给搞成了一封流水账,或寥寥数语。但这是错误的理解。

在职场中,有一条冷酷定律,叫做“如果主管不知道你做了某件事情,相当于你就没有做过这件事情。”听上去不近人情,其实完全符合实用逻辑。工作分很多类别,有结果容易显露出来的,比如策划案;有不容易显露出来的,比如市场调研和用户维护;有重复性较强的,比如内容审核和数据统计;还有种情况是任务周期较长,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让别人了解进展情况。

大家并不是为了上司而工作,但对于工作的结果,我们都希望得到一个公正的评价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floppy.png

作者:韩寒 [http://blog.sina.com.cn/twocold]
日期:2012-04-11

十年前,我在北京租了一个夏利开,人虽不面,无奈车慢,所以很知趣的开在机场高速慢行道上。车里坐着朋友,我俩当时都是愤青,正激烈批判着腐败和权贵,突然后面一辆奥迪贴近晃灯,并用警报呼哧了一下。我一看旁边车道是空的,也没让,继续自顾自开着。没过十秒,那台奥迪突然满血,全身能闪的地方都闪了起来,随即,我被后车用扩音器劈头盖脸骂了一顿。坐在边上的朋友抢了一把方向盘,说,咱让让吧。奥迪很快从我边上超了过去,骂声一直缭绕了好几百米。我对朋友说,妈的,这帮孙子走路像王八,必须横着走到底,开车像火车,必须一条道开到黑。朋友说,算了,你看人家的牌照,京AG6X打头,这个很厉害,一般来说是给XXX的,还有那些京A8开头的,以后你得看着点,都是给XXX的。作为一个只知道沪A牌照100位以内惹不起的上海司机,我听得云里雾里。最后朋友对着远去只会开直线的奥迪牌火车,恶狠狠撂下一句,操,以后宽裕了,还是得买黑色奥迪。

后来朋友真买了黑色奥迪,却一直没有上牌。我说,这不挂牌照没问题么,朋友说,没事,我有这个。他指了指前窗下的一块铁皮,上面写了两个字,警备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又增添了“京安”“人民大会堂XXX”“政协XXX”,一直码到了副驾驶,堵车的时候都能用来打牌比大小了。我非常担心随着牌子的越来越多会挡住他的视线。好在朋友喜欢激烈驾驶,每次一劈弯,那些牌子就因为惯性,全摞成一堆了。于是朋友就得停车重新洗牌。我问他,这在路上开管用么?朋友说,太管用了,你看我,没牌照,但装了警灯警报,有这么多证,更加神秘,警察绝对不敢拦,哪知道你什么来路的。来,我给你违规掉个头看看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book.png

两难推理(False Dilemma)

错谬:为多于一个答案的问题提供不足(通常两个)的选择,即是隐藏了一些选择,最典型的表现是非黑即白观点。
例子:萨达姆是邪恶的,所以美军是正义之师。
解释:世上除「正邪之争」外,还有「邪邪之争」及许多难分正邪的纷争,所以不能单以萨达姆的邪恶便认定美军是正义的。

诉诸无知(From Ignorance)

错谬:因为不能否定,所以必然肯定,反之亦然。
例子:没有人能证明鬼不存在,那么鬼肯定存在。
解释:总有些事是既不能否定,亦不能肯定的。除了肯定和否定,我们还可以存疑吧!

滑坡谬误(Slippery Slope)

错谬:不合理使用连串因果关系。
例子:迟到的学生要判死刑。因为迟到是不用功的表现;将来工作也不勤力;不勤力导致公司损失;公司损失就会倒闭;公司倒闭会使人失业;失业造成家庭问题;家庭问题导致自杀率上升,为了防止自杀率上升,我们应判迟到的学生死刑。
解释:滑坡谬误中假定了连串「可能性」为「必然性」。比方说,迟到是否「必然」是不用功的表现?将来工作又是否「必然」不勤力?答案可想而知。例子虽然夸张,但其实许多时候大家亦会犯相同错误而不自知。

复合问题(Complex Question)

错谬:一条问题内包含两个无关的重点。
例子:你还有没有干那非法勾当?(你有干非法勾当吗?是否还有继续?)
解释:简单的一句提问,其实隐藏了两个问题。你给予其中一条问题的答案,并不一定和另外一条的一样。例如你有干非法勾当,但未必等于你还有继续。

- 阅读剩余部分 -

一、人多的会议不重要,重要的会议人不多。

二、解决小问题开大会,解决大问题开小会,解决重大问题不开会。

三、上会的事不一定要真干,真干的事不一定要上会。

四、会上发表的意见不要太当真,会下交换的意见一定要认真。

五、开会的人基本不干事,干事的人基本不开会。